首页>劳模风采

“拓荒牛”的强企之路——记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市劳动模范王怀林

发布时间:2021-08-06 浏览次数:


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领域,公司以膜产品和膜技术为核心,自主掌握了包括有机膜和陶瓷膜材料制备、膜组件与成套设备开发及多领域的膜分离技术应用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及配套的完整技术服务体系。

作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南京市劳动模范,王怀林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定科技创新的强企之路,亲历了中国膜分离行业起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带领企业创造了超过 60%的年复合增长率的成绩,使“凯米膜”成为中国膜行业具有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

坚守创新发展理念

王怀林牢固树立科技创新、准确定位、赢得市场的发展理念,以品牌为核心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始终坚信创新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灵魂。在膜行业摸爬滚打30余年,他坚持深入研发第一线,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及产业化项目30余项,获政府支持资金近4000万元,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三种特色有机管式膜系列,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其中近30种产品获得了国家、省、市级的荣誉资质评定。王怀林带领凯米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物料分离、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领域取得了佳绩,特色有机膜系列产品完全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使科技助推膜产业发展的梦想成为现实。

王怀林坚信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管式膜逐步走向国际市场,陆续出口至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对促进膜产业结构升级、引领水处理变革有着巨大的意义。王怀林本人获评中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江苏省科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践行创新发展布局

王怀林董事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搭建全员创新平台,助力公司稳步向国内乃至全球推进的发展布局,是王怀林始终坚守的使命。他带领团队制定出台《全员创新章程》,以研发中心为核心,营造全员创新良好氛围。先后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股权激励制度》等创新激励机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技术研发人员高薪、短期激励及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形成以科技管理、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人才激励、及知识产权为主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王怀林始终把科研投入作为科技兴企的一项战略,带领公司持续加大投入,迄今投入研发资金累计近2亿元。建设完成现代化研发中心5000m2、专业性能试验中心1000m2,集膜产品开发、膜工艺开发、膜应用研究、分析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形成了四大职能机构,八大专业实验室,三大产业化基地,并配套有齐全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不断的创新驱动下,公司已成为目前国内提供膜系统较多的供应商代表之一。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污废水年处理量达1.8亿吨。成功组建江苏省耐强酸强碱特种有机管式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4个市级科研开发平台,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积极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职工自主创新增添动力,目前公司创建区级以上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3个。2019年以来,王怀林南京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承担有关新型曝气中空纤维膜、智能一体化MBR水处理装备等项目,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各1项,申请专利2项。另外两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承担了高盐废水的膜法处理技术研究等创新项目7项,开发河道修复等新工艺5项,申请专利7项。全员参与创新,在公司蔚然成风。此外王怀林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云金明,2018年获评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树立创新发展愿景

王怀林深知,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他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引进海外拥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经历的知名博士5名,从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16名硕士技术人才,充实了企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不断拓展和深化科技创新管理,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他注重凝聚蓝色力量。带领企业以创新工作室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围绕膜产品研发和工艺开发,推进师带徒传承讲学及分岗位定期培训,由技术负责人,分别与膜产品开发工程师、工艺开发工程师建立师带徒关系,开展专业技能传承教学,不断提升职工队伍创新能力。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的成套车间,组织职工围绕MBR膜的钻孔工装和膜架焊接矫正工装不断创新,当年就为公司创利600多万元。2021年,职工创新项目“高通量、抗污染 PVDF 有机管式膜及组件”,获评南京市十佳科技创新成果。“追求卓越,树立行业标杆,加速中国膜产业升级”,强企之路上,“拓荒牛”王怀林带领凯米膜坚定前行。(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