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红色力量托举发展担当,产业一线闪耀劳动风采
二十载光阴,在无锡市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迁中,有着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守信仰,勇于创新,用红色力量托举时代梦想,奋力书写劳动工匠精神。
创新驱动“红色引擎”,“工匠精神”担当使命
在“红色引擎”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无锡华通气动制造有限公司,王小春用23年时间深耕气动行业,从“数控小白”到人人称道的爱啃“硬骨头”的创新能手,再到“劳动工匠”。为解决“薄壁件在机械加工中容易变形”“基本不可以在常用夹具上装夹进行加工”这两个难啃的“硬骨头”,王小春翻看大量书籍,经过2个月的无数次实验,设计出合理的夹具和加工工艺,“薄壁深孔加工操作法”应运而生并获市区两级荣誉认可。
“我希望把自己的先进理念、技能和经验传授徒弟们,让大家在专业的磨砺中引入实践累积,在实践中锻造创新的态度和胆识。”王小春表示。自2013年入党以来,王小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党建进车间、进班组为契机,带领车间党支部和班组利用车间晨会、班前班后等碎片时间,灵活开展“间隙式”学习,搭建起党员带动员工比学赶超等平台。
2022年,王小春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他说:“我会坚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领周围的人,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匠精神”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延续,而在关键时刻更是靠劳动模范的先锋带头作用。作为无锡市劳动模范,“红色引擎”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工段长陈梁,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勇于担当使命,组织总装青年员工积极响应号召,用10个日夜加班加点圆满完成工信部的总计632台的“特殊订单”。
“生产上开不得半点玩笑,必须做到事事心中有数,时刻认真对待。”在陈梁看来,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他一直把“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这句话谨记心中。为此,陈梁组织修订《人员入职培训基础课程2.0》版本,建立“培训岛”来确保新入职人员的安全培训落实到位并组好每月覆盖9个工段的分层审核。他持续进行覆盖所有工位、所有操作的安全隐患排查,年均改进数十项安全生产要点,消除数百条安全隐患。
千锤百炼“红色动力”,“大国重器” 匠心守护
在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年仅34岁的鄢龙志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已有十年。自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鄢龙志就加入了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参与两机平台研究。十年以来,鄢龙志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及多个横向课题,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9项,被授予江苏省职工“十大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公司的优秀党员,鄢龙志表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以党建促进人才培养,把思想引领和创新工作方式相结合,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科研生产‘硬实力’,推动着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水平迈上新台阶。”
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鄢龙志深入某企业生产一线,驻厂半年研发叶片变形控制技术,通过结合机床的在机测量功能、无应力装夹技术、自适应补偿技术及柔性NC技术,极大减小了叶片的变形量,该技术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方案并成功应用于某型汽轮机零部件叶片上,成品合格率由80%提升至100%,为企业的降本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他还参与了压气机叶片加工提效项目,该型叶片原先的工艺加工效率低,刀具损耗大。通过优化工艺并使用新的加工策略后,加工效率提高的同时提升了产量。
“红色车间”攻坚克难,“钢铁意志”达产增效
“有啥技术难题颜仕江都能解决,有突发事件他总能沉着应对,我们都信任他。”来自无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凯斯曼热工制造科的一名员工说。
集团紧急安排某产品生产供货,颜仕江临危受命。由于此次供货时间紧、试制周期长、成功率低、生产交付难度大。身为党员的颜仕江放弃休息,一头扎进车间,与组员带领组员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问题,保证每一工序不出纰漏,最终仅用36小时内就完成了试制。为避免下游客户的停产风险,颜仕江带领班组研究14款产品构造、优化产品工艺,效率提高了15件/班,同时大幅提升了生产稳定性,获得客户的高度赞扬。即使面对客户的紧急交付节点,颜仕江与其班组身体力行,制定生产应急流程及供货方案,连续加班22天顺利保证了产品的生产交付……一次次临危受命,不辱使命,颜仕江发挥党员带头的精神,敢闯难关,做攻坚克难的尖兵。
此外,颜仕江机器班组承包了铸造添加铝液改善项目,带领班组改善荧光清洗槽节水、自动供液系统等20个设备,每年为企业节约支出188万元,不断刷新着集团制定的各项指标,助力公司发展。无私的奉献和过硬的作风,让颜仕江获评无锡市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凯斯曼热工制造科获得2022年“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王慧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