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工会信息

淮安市洪泽区总工会依托“三大抓手”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


 

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总工会高度重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突出劳动者人力资源建设,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搭建发展赋能平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在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洪泽区总工会始终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不断强化产业工人理论武装工作。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争做最美洪泽人”等系列主题教育,围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开设“思想大讨论”“践行嘱托开新篇”等专题交流,突出“三创争两提升”。投入50多万元,在全区骨干、重点企业建设“职工大讲堂”“巡回讲堂”“一线课堂”“小微课堂”等,开展“思政教师进企业 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基层、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联合区委网信办开展以展示职工风采为主题的“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当洪泽好网民”活动,通过主题鲜明的职工诵读大赛、职工短视频征集、职工歌曲、摄影展等形式,挖掘一线优秀职工,秀出最美洪泽劳动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职工名嘴、劳模典型、优秀职工的示范作用。广泛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模”唐真亚、“中国好人榜”“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孙成斌等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唱响“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搭建发展赋能平台。人才招引。实现线上线下平台招引,在中西部地区建立11个劳务基地,促成一批企业与河南、陕西、贵州等地达成长期送工协议,委托常年招聘。至今,已为企业招工近4000人。激励举措。建立产业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把年轻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推动党员骨干成为企业核心人才。从一线职工中选拔管理人员近百名,凡产业工人获“技能状元”称号的直接参评五一劳动奖章,优先推荐参加劳模评选。严格落实职称奖励、进修补贴、项目补贴等奖外政策,健全各具特色的培训中心,形成和完善“技能培训、等级认定、待遇落实”一体化机制。全区摸排科技人才需求28项,引进专家教授15人,兑现企业人才专项资金260.3万元,海珠机械、瑞特电子等企业建立内部职称评价机制,实行技术职称与工资待遇并行,带动更多企业“多劳多得、技高多得、创新多得”。技能提升。从“劳动竞赛+职业培训+创新服务”入手,多层次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多形式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史丽娟工作室”带领180余名优秀产业工人改革创新、攻克技术难关、开发新产品,解决生产技术难题50多个,取得技术成果20余项。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薪火零距离行动”,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作用,带动工作室党员职工创新创造,引领全区广大劳模和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推动全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与在企业中全面推广“小建议、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核算”等“六小竞赛”相结合,激励职工做“草根创新”的“土专家”和“发明家”。区总工会注重职工的日常创新从“小”做起,用“每日一设想、每周一观察、每月一交流、每年一创意、每人一专利”的目标,在引导基层工会实施奖励的基础上,开展年度职工创新创造成果评选。在职工中开展“比创新精神、比创造思维、比技法运用、比创意新颖、比过程科学、比成果优异”的“六比”竞赛活动,有效地调动职工“我要创新”“自我创新”的激情,一定程度上成为洪泽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形成区域内重点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共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