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会“五抓”引导社会组织助力职工提升技能
为进一步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会以加强对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广泛联系、服务和管理为重点,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主题社会公益活动为重要手段,打牢基础,创新工会提供服务的机制和方式,延伸工会工作手臂,引领聚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服务职工群众。
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会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最广泛地联系不同层级、特色鲜明的各类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良性发展,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通过工会的平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提升工会社会工作水平。
一抓服务类社会组织指导性文件制定。对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管理办法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引导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建立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数据库,掌握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人员构成、组织基本情况、工作开展状况等信息。
二抓农园区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建立。扩大工作覆盖面,在民政人社部门统筹协调下,加强与各社会组织联系,结合工会的具体情况和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特点,采取有效方式逐步掌握其工作动态,开展直接培育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试点工作,探索运行机制,在人员、资金、活动场所等方面予以扶持。推行“工会+社会组织十职工志愿者”工作模式,鼓励支持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承接工会委托事项,不断壮大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队伍。
三抓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组建。加强对符合职工特点、满足职工需求、促进职工发展的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采取联合举办活动、开展业务指导、提供支持等方式,与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建立稳定的工作联系。会同有关部门探索成立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联合会,制定组织章程,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治理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监督,确保其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四抓社会组织参与服务职工行动。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实现工会工作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在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困难帮扶、家庭生活、心理服务、女职工保护等方面大力开展购买服务工作。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将工会直接向职工提供服务的事项,协同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引导、支持一批职工志愿服务类、互助类社会组织。探索以项目购买、项目补贴和项目奖励的方式,对开展志愿服务职工的社会组织以及专业性技能培训机构等择优进行激励。
五抓工会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品牌项目打造。通过重点扶持、项目引导等方式,支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一批效应好、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社会公益活动品牌项目。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工会系统内外本领域同类社会组织和资源,强化服务供给,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项目。(通讯员 周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