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区县工会

阜宁总工会“三聚焦”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质效

发布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


近年来,阜宁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孵化器”“加油站”作用为重点,立足“三个聚焦”,不断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质效。

聚焦质量提升,不断壮大劳模创新工作室队伍。为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运行质量,县总对全县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了“高、实、亮”基本要求:“高”即起点高、标准高;“实”即内容实、措施实;“亮”即特色亮、品牌亮。县总根据每年受上级命名表彰的实际情况,分批次确立创建数量,逐步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覆盖面,把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一线创新人才”,推动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注重加强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指导,创造工作条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使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新时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放大劳模效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助推器”,成为激励职工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的“加油站”。

聚焦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质量,县总明确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实行“双亮三公开”,即工作室亮牌子,劳模亮身份;公开工作制度、公开工作职责、公开工作项目。要求达到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团队有力、制度完善、经费到位、台账详实、成效明显等8项标准;要求劳模工作室应有专人牵头负责,有一名或几名在技术、业务、服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知名劳模作为核心,每个工作室成员须3人以上,形成工作团队。并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任务是结合生产实践,以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落实职工合理化建议、审查技术方案、培养后备技术力量,引导和带领广大职工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企业生产技术上的重点难点等开展达标竞赛、技能竞赛、专题合理化建议、“六小”活动等。

聚焦特色创建,切实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县总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科技镇长团成员结对联姻、劳模事迹宣传、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对接,丰富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活动内涵。在创建活动中做到“三个突出”:突出科技镇长团成员优势力量,与7家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结对联姻,聘任他们为阜宁产改科技特派员暨工会“义工(专家)教授”,发挥他们自身理论水平、专业技术特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攻克技术难关;突出职工创新技能和职工创新思维,实施“传、帮、带”, 倡导“精一、会二、学三”, 充分展示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突出立足岗位创新,大力开展以节约、环保为主题,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六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节约、小经验“四节”(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节约原辅材料、节约资金、节约劳动工时)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唐 瑭 通讯员 周永祥)

 


作者:周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