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

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4-06-12 浏览次数:


江苏工人报讯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和省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徐州四十年矢志不渝的坚守和追求。”5月31日,江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列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介绍徐州将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

作为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城市,六年多来,徐州坚持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振兴转型之路,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徐州先后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把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好,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王剑锋用“四个转型”成果展现徐州近年来的发展:

在“含金量”推进产业转型,“实力指数”持续提升方面: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达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0%以上,高企数量翻了两番,工程机械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年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第22位,经济总量达到8900亿元,连续跨了两个千亿元台阶;在推进城市转型,“宜居指数”持续提升方面:徐州每年实施一批强功能、补短板工程,地铁三线并网运行,高架快速路成环成网,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超8000万平方米,建成开放式园林绿地240个,治理易涝积水点125;在推进生态转型,“绿色指数”持续提升方面: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23%,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最大,去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97.7%,采煤沉陷区累计治理修复比例达72.9%,林木覆盖率连续五年全省第二,“一城青山半城湖”名片可观可感;在推进社会转型,“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方面:徐州每年拿出可用财力的八成用于民生建设,居民收入六年增长51.7%,三级医院数量达到24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徐州传统产业占比超过六成,未来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王剑锋认为,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既有产业基础、集聚优势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有不少历史包袱。徐州将坚定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好优存量、扩增量、谋变量的“组合拳”,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王剑锋表示,传统产业是徐州“不能放弃、全力守护的家底”。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当地将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不断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对于新兴产业,徐州坚持推陈与出新并举,持续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更加突出招大引强、培大育强,主攻细分领域和“独门秘技”,加快新兴产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持续提升产业集群量级,形成竞争力更强的新支柱产业。(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