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60℃“火炉”内的坚守
江苏工人报讯 7月25日,中伏首日。上午9点,徐州新沂市的气温已超过33℃。江苏省特检院锅炉检验师沈凌、余勇华、张健等一行6人,来到徐州阳光热电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天“热辣滚烫”的模式。当天,他们的任务是对这家公司运行一年的3号电站锅炉进行首次内部检验。
站在地面向上看去,“炙手可热”的金属扶梯环绕在高高的锅炉之侧。据介绍,今天检验的锅炉,整体占地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距离地面46米的锅炉顶部,好比心脏核心部位,也是检测的重点。即便为了检验已经提前停炉,但炎炎烈日下,锅炉顶部的大罩内,温度仍然高达50℃到60℃。
高空作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挑战。记者跟着检验人员,两手抓扶手,小心翼翼地踩着镂空的楼梯,眼睛不敢向下看,好不容易攀爬了十几层,到达锅炉顶部时,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前面带路的检验人员,穿着厚厚的检验服和劳保鞋,戴着密不透气的防尘罩,还手拿肩扛各种仪器设备,他们一到达检测点,顾不得休息,立即开始投入工作。
锅筒是锅炉的水汽分离设备,好比锅炉的炉胆。沈凌从直径不过60厘米的洞口钻进去,先进行宏观检测,观察锅筒内部焊缝有无缺陷和汽水分离器有无脱落。宏观检测完成后,无损检测的检验人员带着超声波设备钻了进去。记者从洞口向内看到,在狭小密闭、充满粉尘的空间内,检验人员沿着十多米长的管道爬行,每遇见一个检测点,必须蹲着完成检测。半个多小时后,检验人员朱功武从洞口钻出来休息时,检验服早已被汗水浸湿,防护口罩也变成了灰黑色。
“我检测过的大型锅炉最高可以距地一百米,‘上天入地’的高空作业是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家常便饭。”检验师朱强正在对主汽阀进行无损检测,他蹲在室外脚手架上,用超声波检测仪仔细检验一根根管子、一寸寸部件。“这是主汽阀,如果出现漏气等缺陷,可导致爆炸等严重生产事故。所以,每次检测,肩上责任沉甸甸的。”
“我们用测厚仪、金相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磁粉机等精密仪器对锅炉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包括承压部件的宏观和测厚,高温过热器管排及主蒸汽管道的金相组织分析。”检验师张健介绍,当检测完最后一个抽检部位,检验人员在记录本上记下最后一个检验结果时,他们的工作远没有结束,还需要对当天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检验报告,并为第二天的检验任务做准备。
已有40多年历史的徐州阳光热电有限公司,是新沂市集中供热的龙头企业,主要承担新沂市工业企业供热任务兼具公共供热供电职能。电站锅炉作为发电企业使用的重要特种设备,具有高温高压特点,事故风险较高,属于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重点范畴。“虽然检验现场环境恶劣,但江苏省特检院的检验人员并没有因此降低检验标准。他们在检验过程中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安全隐患,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徐州阳光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师吴凯凯对检验人员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称赞不已。
据悉,江苏省特检院目前承担了全省300多家电厂、热电厂840台电站锅炉的定期检验任务。这个夏天,特检工作人员无惧酷暑“烤”验,严把检验质量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徐嵋 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