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时政要闻

“工业母机+”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4-09-14 浏览次数:

江苏工人报讯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母机研发和生产基地,2023年全省工业母机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今年7月,工信部印发的《“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面向重点行业(百行),注重典型场景精准对接和全国范围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匹配,通过开展现场对接,提供工业母机企业向用户企业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9月6日,江苏省工信厅在常州举办创新载体赋能工业母机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活动间隙,本报记者对话业界人士,就产需对接话题进行了采访。

需求方:国内的厂家有没有承接能力

工业母机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机床等减材制造装备,铸锻焊、热处理等材制造(等材制造是一种材料总量基本不变的制造方法)装备,以及增材制造装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

“我们现在有这个现实需求!”接受采访时,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所属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镇柴)技术中心主管生产设计的负责人廖新山的心情颇为急切。

作为国内船用中速机领域的龙头企业、动力板块的核心企业,中船镇柴核心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远洋船用中速发电机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明年的订单已基本饱满,现在主要承接后年的业务”。

虽然近几年行业形势大好,企业订单饱满,但中船镇柴一直在关注国内机床设备的更新迭代。廖新山表示,中国制造能力和水平日新月异,公司要做大发展,还是要尽量实现设备的国产化。

“我们过来提需求,看看国内的厂家有没有承接能力。”廖新山点赞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形式。他说:“很好地对接平台,国内几乎知名的机床和设备厂家都来到了常州。”

供应方:寻找一些新的潜在用户开展合作

我国工业母机行业总体已逐步实现了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变和突破,但当前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尤其是核心零部件领域“受制于人”,产业链薄弱环节亟须加强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尤其需要基础材料、制造软件、加工工艺、生产设备的密切配合。

“这次对接会上,到场的不少企业都与公司建立了合作,我们也希望能更加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达成更多深层次合作。”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千机智能)的大客户经理左武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门推动“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对于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具有深度的影响。

据了解,千机智能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动力研制的CAM软件研发、工艺研发及制造服务,在国内应用广泛。其成功推出了叶轮叶盘叶环制造软件,打开了解决航空发动机关键零件、高端制造中核心技术突破难题。

“我们公司还有一款填补行业空白的自适应加工软件,将机床在机测量与刀路自适应修正结合,为航空薄壁件、铸造件、焊接件,3D打印零件再加工,大幅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说起本次活动规模,左武森几乎与廖新山的感受一样——“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企业都来了,很多人都认识,除了继续加强合作,还想寻找一些新的潜在用户开展合作。”

实验室:做“立地顶天”的把关人

拥有 270家工业母机企业、产业规模超400亿元的常州,于2022年成立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下称龙城实验室),该实验室目前已经建设了国际首个工业母机“三性”加速测试平台,赋能推动国产工业母机的性能提升以及高端化突破。

对接活动上,龙城实验室执行主任王永青针对数控机床精度保持的产业共性技术作“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性的快速测评”报告,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快速测评的解决方案。

“这是工业母机国产高端化突破的主要现实需求之一。”言及建设国际首个工业母机三性加速测试平台,实验室执行主任助理邹灵浩告诉记者,以往国内机床的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和精度稳定性“三性”问题一直受到质疑。“国外高端机床用上十年八年精度都没有太大衰退,但不少国产机床通常使用半年精度就会成倍下降。”邹灵浩介绍,把被测机床放在工业母机三性加速测试平台上加速测试一周时间,可相当于机床实际运行几年。通过该方法可快速获得机床精度衰退数据,精准捕捉导致精度衰退的薄弱之处,然后给出机床设计、制造阶段的优化方案,从而加速国产机床的迭代升级。“龙城实验室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数据。”

眼下,龙城实验室正在做着“立地顶天”的事情。立地——即接地气,紧密围绕常州市乃至江苏省、长三角地区的机床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走向高端;顶天,就是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占有重要、领先的位置,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为国产机床性能提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